好的空間設計能夠促進人們在視、聽、空間內移動以及溝通等多種功能的發揮,為環境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新的視角,也為其創造性和問題解決導向的設計提供了機會。
胡大飯店三店為其品牌的旗艦店,室內設計由設計師吳為操刀,在原店面的基礎上,從動線、材質、工藝等不同方向進行變革式的設計,打造既充滿傳統文化底蘊,又不失現代休閑感的餐飲空間。
胡大三店原有的使用空間分布零散,缺失視覺上到空間關系上的關聯性,雖然每日營業時的狀況火爆,但也會造成對品牌形象的認知弱化,時間長久便會演變為客戶群體的流失。
設計師對三店的原始空間做了平面上的功能優化,又增加了三層包房區域以及室外的露臺散座區,大大增加了使用面積,也將每一處空間貫通連接。
創造力是設計的本質所在,于餐飲空間而言,亦是。在過去,胡大飯館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普遍是熱鬧、嘈雜,環境一般,桌椅尺寸局促,為了提升翻臺率擺放過于緊湊,所以在此次設計中也著重考慮加強客戶的用餐體驗感,從而提升品牌價值。
極盡現代的用色之余,藝術品的配置仍為空間的一大亮點,墻面施以大面積剪紙形式的平面裝飾,以紅白相間的皇城建筑、園林藝術為主題,將目光引至此處,也是用意將胡大的地域文化著力放大。
灰色冷冽的墻面打破對街景文化固有的認知,似將高漲的情緒進行平衡,層層遞進,不同材質的轉換,豐富視覺效果。
秩序性是儀式感的必要條件,以中軸線為主,兩側儼然對稱,無形之中將皇家禮序娓娓道來,潛移默化深入到用餐者的日常之中。
視覺是對于空間的第一感受,顏色帶來深度、自信以及無限可能,神秘的面紗下蘊藏著無窮的力量與魅力,設計師將包間的墻面顏色覆以啞光的黑色,與金色吊燈相輝映,將低奢隱于簡潔之中。
木質的吊頂做為貫穿始終的設計語言,造型富于變化,幾何造型將空間的氛圍調動起來。同時,空間增添新的活力,保留老客戶,又拓展更多有品質要求的新客戶,讓胡大在市場上的包容性更大,以及讓客人對胡大產生更緊密的追隨。
好的設計應該能反映使用者的多元性,而不同空間的布局,顏色、材質的變化契合多種用戶的需求。
對于每一層,空間感受隨之變化,從靈動一層空間到的逐漸嚴謹沉穩的三層,多次層的空間情緒鋪張,構建充滿活力、生態系的共同體。
枯藤枝干盤旋在餐桌上方,似在空中伸張,增添一分靈動、自然的氣息。
在胡大三店的空間中,設計師在多處使用了大體量的藝術裝置,呈現其凜然大氣,作為標志性的紅色,自然不可或缺,居于室內,它的張力成為緩解視覺疲勞的重要一筆,移步之間,自有趣味。
墻面上安置的紅色纖維藝術裝置,來自于林麗瓊老師歷時數月的創作。纖維藝術以其柔軟的質感、材料的傳統、情感的寄寓、創意的表達,最能以溫暖深入人心。
設計是在塑造一種生活方式,借此賦予我們對于未來的希冀。餐廳向外移至露臺,在夜幕垂落之際,飽覽獨屬京城的視野,感受當下的生活。